嗨,朋友们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的是关于构造柱砌墙的详细解答内容,本文将提供全面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到你!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1、构造柱设置要求: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有规范要求,具体如下: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要求无论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3、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如下:构造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构造柱设置部位应符合相关规定,具体位置可参考表。
4、构造柱具体配筋要求可以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2条规定,纵筋宜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
5、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构造柱砌砖围墙需要设置伸缩缝吗?
1、一般不超过40米需设置,你60米设置,有可能会产生裂缝,我的经验告诉我,我一般30米设置一道10-30mm镂空的伸缩缝;高低跨交界部位的围墙,要设置沉降缝;地质基础不一样的地方,要设置沉降缝。
2、伸缩缝的设置建筑伸缩缝是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3、围墙属于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非结构构件,没有设计基准期,虽然它处在露天环境,规范没规定伸缩缝最大间距限制,由设计人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适当设置双端柱缝。缝宽10-30mm镂空。
4、尤其有一些地基,基础不一样的地方,需要设置伸缩缝,或者建造围墙的时候存在高低跨接的部位,这个部位也需要设置伸缩缝。有些业主在砌筑围墙的时候,甚至每隔10~30米就需要设置伸缩缝,所以具体的也可以结合实际的需求来确定。
构造柱在墙体的什么位置设置?
综述:墙体的交界处和转角处都需要设置构造柱。
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
位置:为了与圈梁组成一空间骨架,构造柱的位置就应与圈梁的走向相适应。即应在墙体的转折处、丁字接头处、十字接头处、楼梯间四周、疏散口、长墙中部等处设置。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砌墙的时候构造柱怎么设置?
墙长超过5米时应设置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
对宽度大于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与构造柱相邻部位砌体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搓应先退后进,每个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凹凸尺寸宜为60mm 。
马牙槎要做到先退后进,先退后进指在马牙槎的第一个300毫米高度时,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在最底处先退以保证构造柱根部的稳固性。弯折容易影响锚固效果或者损伤钢筋,所以每砌300高就会退50毫米或者进50毫米。
砌墙几步设构造柱
1、砌筑墙体。圈梁(墙体施工到圈梁位置,施工圈梁再砌筑墙体)。构造柱(砌筑墙体,留好马牙槎。等墙体施工完成后,浇筑构造柱)。
2、设有钢筋砼构造柱的墙体,施工顺序正确的是主体结构完工后,进行主体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主体检测合格后,进行二次结构砌体墙柱放线和砌体结构植筋定位放线。
3、抗震砌体房屋墙体与构造柱的施工顺序为先砌墙,并留出五进五出的马牙搓,再浇筑混凝土柱,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足够拉结,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构造柱砌墙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