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今天给各位带来的是构造柱设置规则,文章中也会对构造柱的设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及配筋要求
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构造柱钢筋在设置的时候,需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来说设,它必须是设置在抗震墙中。
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四角构造柱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填充墙构造柱配筋加密框架中填充墙构造柱配筋加密区一般认为不用加密。
6度抗震设防地区构造柱设置原则
1、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2、当6度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采用约束砖砌体墙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墙厚不应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应先砌墙后浇框架。
3、在构造柱抗震中,抗震等级为9度时全部楼层必须设置构造柱;抗震等级为8度时底部1/2楼层必须设置构造柱、抗震等级为7度时底部1/3楼层必须设置构造柱。
4、建设工程抗震原则如下:脚跟要稳道理很简单,建筑物有了牢固的地基,方能屹立不倒。这分为两个方面:(1)建筑物要有良好的地基。地震造成建筑的破坏,除地震直接引起结构破坏外,还有场地条件的原因。
5、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8 6 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根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砌体构造柱设置规范
1、墙高超过4米时应设置圈梁。无论墙宽是200还是240,都按上述设置构造柱或圈梁。
2、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
3、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5、根据《砌体规范》6:2:5,“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本文将详细介绍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中,构造柱的设置原则,要详细一点的
外墙交接处;只要这些部位没有柱和砼墙都要设置构造柱。
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
有错层的多层房屋,在错层部位应设置墙,其与其他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在错层部位的错层楼板位置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当房屋层数不低于四层时,底部1/4楼层处错层部位墙中部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2m。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构造柱,结构图纸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在图纸上画出具体位置。另一种则是在结构说明中给出规范上的设置要求,不给出具体位置,由施工单位现场自行确定。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根据《砌体规范》6:2:5,“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
哪些情况下需要设构造柱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承受荷载:构造柱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它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自重、活载和风荷载等各种外力。这些外力通过柱子传递到基础部分,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哪些情况需要设置构造柱 当墙体厚度为十厘米或者是十二厘米,并且墙体高度在三米及以下,而开洞宽度没有超过两米四的时候,则应该设置一道构造柱,或者是设置一个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综述:墙体的交界处和转角处都需要设置构造柱。
5、墙体的交界处和转角处都需要设置构造柱。以下是构造柱的相关介绍: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再按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构造柱的设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