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本站!本篇文章将分享构造柱最小要求,总结了几点有关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什么的解释说明,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1、为180mm*240mm。构造柱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起到增强建筑物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墙壁交接处、墙角等关键部位。选择适当大小的截面尺寸可以确保柱子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以满足设计要求。
2、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240mm180mm,竖向钢筋多用412 ,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随烈度和层数的增加建筑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钢筋等级。
3、根据查询百安居装修网得知,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24厘米乘以18厘米。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是什么?
1、构造柱设置要求: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3、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合部位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4、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5、连接要求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砌体结构房屋墙高超过多少要加构造柱
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
当墙体长度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加设构造柱。
墙高大于4米时设圈梁,墙长大于6米时设构造柱。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度时房屋不宜超过六层、8 度时 7 层至9 层的房屋竖向筋直径采用4 (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房屋四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量。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如下:构造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构造柱设置部位应符合相关规定,具体位置可参考表。
根据《砌体规范》6:2:5,“当梁跨度对240mm砖墙大于等于6米时,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这里的其他加强措施,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构造柱。本文将详细介绍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注意事项。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7:3:2条第1款规定,构造柱的设计规范如下最小截面构造柱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
如下 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
构造柱设置要求
底部或中间楼层填充墙,墙长超过5米处或者2倍层高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应小于5米。屋顶女儿墙,墙长超过9米的中分处设置构造柱,中分后柱距不应小于9米。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如下:构造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构造柱设置部位应符合相关规定,具体位置可参考表。
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一般构造柱的要求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多层粘土砖房的构造柱必须符合: (1)可采用240mm ×180mm 最小截面,纵向钢筋宜用4 (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柱两端适当加密。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10.2.4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如下:构造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构造柱设置部位应符合相关规定,具体位置可参考表。
小伙伴们,上文介绍构造柱最小要求的内容,你了解清楚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下期再见吧。